許多大齡自閉癥患者無法就業,又沒有合適的托管機構,給家人造成了沉重的負擔。8月7日,他們迎來一個好消息: 從明年起,16周歲至法定退休年齡段的智力、精神殘疾人,可獲得由專門機構和工作人員提供的托養服務。
中國殘聯、民政部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、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部門在京召開聯合發布會,介紹《就業年齡段智力、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托養服務規范》(簡稱“規范”)有關內容。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主任張新龍介紹,《規范》將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實施。
根據《規范》,16周歲至法定退休年齡段的智力、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,將可獲得由專門機構和工作人員提供的生活照料及護理、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能力訓練、運動功能、職業康復與勞動技能訓練等托養服務。
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善偉介紹,以前社會照料服務主要針對16歲以下部分兒童,以及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。但智力、精神和重度殘疾人,是失能程度最重、生活最困難的群體之一,是社會服務領域的短板。他們中大部分人雖已成年,但依然缺乏自我照料和獨立生活的能力,給自身家庭帶來較重的負擔。
在我國,自閉癥屬于精神殘疾范疇(部分輕度自閉癥除外),少數自閉癥患者還伴隨智力殘疾。殘疾人托養服務的目的就是幫助這些離開了學校、醫院接收不了、進不了企業、家庭難供養的殘疾人群,讓他們得到基本的照料服務,并通過相應的訓練,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,實現就業,同時減少他們家庭的負擔。
99自閉癥網此前曾報道過許多大齡自閉癥患者成年后無法就業、甚至生活無法自理、無處可去的現象。相信隨著《就業年齡段智力、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托養服務規范》的出臺,這一現象將得到很大緩解,并真正為成年自閉癥患者的父母家人減負。